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第6期文章
  • 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缠绵难愈,而且因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是目前骨伤科临床上一大难题.笔者于1998年3月-2003年6月,在我院骨科门诊采用推拿及中药熏洗治疗本病38例,收到一定效果.......

    作者:金诚久;陈勇;余又喜 刊期: 2004- 06

  • 针刺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6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损伤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活动功能障碍.笔者于2001年8月-2003年8月,运用针刺结合按摩治疗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经 刊期: 2004- 06

  • 中风先兆的防治

    中风先兆亦称小中风,系指中风病发生前间断出现的中度头晕、头痛、胸闷、肢体麻木、肌肉瞤动或平时出现一时性语言不利等症状.本症多发生于体质肥胖且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高血脂症、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颈椎病等.由于中风先兆开始并不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又短,很容易被医者病者忽视.所以,有效地控制中风先兆是预防脑中风发生的根本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袁东运 刊期: 2004- 06

  • 老年便秘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便秘是指粪质干燥坚硬、排便困难及排便频率减少(隔2~3d以上排便1次).与中青年相比较,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便秘,且便秘程度随增龄而加重.据统计,中青年便秘发生率约为1%~5%,老年人为15%~30%,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可高达80%.[1]......

    作者:邱章 刊期: 2004- 06

  • 参丹健胰丸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机理研究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中药参丹健胰丸,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小剂量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热量饮食方法,建立类似于2型糖尿病(DM)的大鼠模型40只,分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自由饮水、摄食.模型对照组:自由饮水、摄食.参丹健胰丸组:每日以参丹健胰丸按体重0.6g/100g灌胃.二甲双胍组:每日以二甲双......

    作者:章小平;方朝晖 刊期: 2004- 06

  • 中药在减少慢性肾炎激素治疗之不良反应的应用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慢性肾脏疾病,目前大多认为本病为免疫复合物疾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下简称激素)是其主要治疗药物,从大量的临床实践看,激素的抗炎效应确实可以使大部分慢性肾炎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长期大量使用及随着疗程和剂量的变化,药物的不良反应逐渐凸现,如类柯兴氏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血液的高凝状态、消化道溃疡出血、骨质疏松等.直接影响激素的全程治疗,以致病人难以延续用药.在应用激素过程......

    作者:江鹏 刊期: 2004- 06

  • 试论补中益气汤的运用与量效关系

    补中益气汤乃金元时期四大著名医学家李杲创造的一首脾胃病名方,临床运用得当,效果十分显著,古今许多医家都喜用、善用,近代医家亦多有发挥.实际运用起来,有时疗效较好,有时却不甚见效,究其原因,与药物的剂量和辨证的准确性大有关系.笔者就个人运用本方经验之点滴,试述其具体运用与量效的关系,望同道有感者不吝指正.......

    作者:张天军 刊期: 2004- 06

  • 中药用量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药的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日用量.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中药用量没有西药那样精确,但合理用量也非常重要.本文就我院中药用量情况,并结合中药用量的一些相关报道,将现代临床中药用量的一些状况简述如下.......

    作者:丁莉 刊期: 2004- 06

  • 天乐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乐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98例血瘀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天乐胶囊治疗)108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治疗)90例进行比较分析,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均停药观察2个月.服药及观察期间均停用其他治疗药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头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乐胶囊在治疗血瘀......

    作者:李富玉;许彦来 刊期: 2004- 06

  • 自制活血清脑丸结合按摩治疗偏头痛462例

    偏头痛中医认为是由于风邪侵犯人体头面经络,且留而不去引起的.其症见一侧、双侧或全头部搏动性痛或胀痛,阵性发作,止作无时,久而不愈,常伴有恶心、呕吐、冷汗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又以女性为多,且常有家族史.2000年9月-2003年9月,我们采用口服自制中药制剂活血清脑丸结合按摩的方法,治疗偏头痛患者462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照宇;陈立新 刊期: 200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