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炎、肺炎验案2则
典型病例1支气管肺炎某患儿,女,3岁,2003年10月29日以咳嗽1周为主诉就诊.就诊时咳嗽重,喉间有痰鸣,舌质淡红,苔白厚,流清涕,双肺可闻及痰湿鸣,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处方: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干姜5g,细辛5g,五味子10g,胆南星5g,天竺黄5g,白芷10g,辛夷10g,炒苏子10g,炒葶苈子10g,炙紫菀10g,炙款冬花10g.2剂.......
作者:吴瑜 刊期: 2005- 02
-
小儿感冒颗粒的工艺改革
目的:用β-环糊精对小儿感冒颗粒中挥发油进行包合,改变其生产工艺,提高疗效.方法:以包合率为优选指标,用正交法探索包合物的佳工艺条件,通过薄层层析对包合物中挥发油进行质量分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高倍显微镜及荧光灯检测包合物,通过加速实验考察新工艺与原工艺中挥发油的稳定性.结果:优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1:10,β-环糊精:水=1:16,温度30℃,时间3h.结论:新工艺能很好地保存挥发......
作者:彭晓霞;张彩霞;雷广海;张德臣;樊敏 刊期: 2005- 02
-
浅谈中药蜜炙与用量
将纯净的药材饮片加入定量的炼制蜂蜜拌炒,或拌匀,使蜂蜜逐渐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谓之蜜炙.药材经蜜制后其性味、功能及理化性质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蜂蜜本身性温味甘,具甘缓益元、润肺止咳、矫味、润燥补中、止痛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
作者:王效兰 刊期: 2005- 02
-
天花粉与狼毒的鉴别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功效.狼毒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ebracteolataHagata或狼毒大戟EuphorbiafischerianaSteud及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的干燥根,具逐水祛痰、破积杀虫的功效.两者饮片十分相似,常易相互混用,引起中毒.现作如......
作者:袁耿生 刊期: 2005- 02
-
刘爱民治疗产后乳汁自溢症验案2则
刘爱民老师是湖北武汉地区中医外科知名专家,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分会委员.刘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与教学工作40余年,学验颇丰,现将其诊治妇女产后乳汁自溢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培红;汪陆玲 刊期: 2005- 02
-
吴克明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然绝经前和绝经后1年以内的一段年龄时期,多在45~54岁之间,可以提早至40岁开始.而绝经前后则是指围绝经期及绝经1年以上至60岁以前的一段年龄时期,通常又称为更年期.故更年期比围绝经期年龄范围更宽.围绝经期由于卵巢生殖功能减退,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降低,引起月经不调直至绝经.目前,我国妇女已有1/5进入围绝经期.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妇女将有30年左右是在绝经后度过的,并承受着身体......
作者:张丽梅;廖伯年 刊期: 2005- 02
-
李乾构应用四君子汤的经验撷菁
李乾构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研究生导师、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院长),兼任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李教授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已40余年,精通中医基础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肝胆疾病、胃肠疾病和男科病,疗效显著,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脾胃专家.李乾构教授在继承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治病主张健脾和胃、调理气......
作者:刘汶 刊期: 2005- 02
-
高波治疗慢性肝病用药经验
高波副主任医师,安徽省跨世纪学科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指导老师,从事临床30多年,擅长肝胆病的治疗,治学严谨,不但寻求古训,博采众方,而且更注重学习现代医药学知识,以中医辨证治疗与现代西医辨病治疗相结合,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拜师学习3年,收益颇多.......
作者:谢绍武 刊期: 2005- 02
-
中医药治疗SARS的原理分析
SARS为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WH0认为它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其发病过程系变异冠状病毒进入气管,先在上呼吸道繁殖,损伤上呼吸道表皮细胞、肌肉细胞,导致肌肉的水分微循环功能降低,向炎症部位输送水分不足,故出现干咳.上呼吸道出现炎症,表皮损伤,第一道防线被打开,冠状病毒与其他病毒由血液进入肺脏内部,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多种病毒、病菌共同破坏、吞噬肺部细胞,出现炎症,损伤肺细胞.肺部肌肉......
作者:董棣华;郭相华 刊期: 2005- 02
-
新生儿胆红素血症120例发病因素分析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重症黄疸可并发核黄疸,导致新生儿死亡,或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本文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0例,对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李琼芬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养肝益水颗粒防治对比剂急性肾损害临床研究
- 2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 3 中药外用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进展
- 4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述情障碍研究
- 5 社区高血压现状与干预措施
- 6 多孔硅胶管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临床观察
- 7 相反药物配伍初探
- 8 针刺治疗干眼症45例临床疗效观察
- 9 刘启廷运用益气温阳法治疗痹证经验
- 10 升陷汤应用心得
- 11 红景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
- 12 泌尿系结石碎石后并发症处理体会
- 13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4 《中医文献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 15 王家琳益肾化浊法论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经验
- 16 滚动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外科见习中的运用
- 17 循经穴位按摩配合热敏灸治疗痛经临床观察
- 18 儿科陪客病房的心理护理
- 19 SPECT在冠心病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 20 中药复方改善痰热扰心型中风后睡眠障碍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