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生姜抗脑缺血的药理研究
脑血管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CVD)以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而对人类构成极大的威胁,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alvasculardisease,ICVD)占CVD的82%.目前,对其病理生化机制的研究比较深入,认为脑梗死是由于缺血后能量耗竭引起缺血性连锁,包括细胞内钙超负荷、自由基损伤、花生四烯酸代谢、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的神经毒性作用等,并形......
作者:王军;黄启福 刊期: 2006- 04
-
扶正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正气虚弱的免疫学机理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正气虚弱,免疫力较正常人低下,严重影响了肿瘤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药特别是扶正中药调节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具有多靶点、耐受性好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就扶正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正气虚弱的免疫学机理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开拓思路.......
作者:张剑军;刘鲁明 刊期: 2006- 04
-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现状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致使肝细胞内脂肪蓄积(特别是甘油三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1]我国部分地区调查结果表明,脂肪肝的发病率在5.2%~11.4%,男性高于女性,重度肥胖性脂肪肝中约1/4的患者并存肝纤维化,1.5%~8%的患者将会发生肝硬化.[2]相较西医而言,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价格低廉等优势,现将近几年来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张亚辉 刊期: 2006- 04
-
速释型药物分散片研究进展
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泛指服用后能快速崩解或快速溶解的固体制剂,有分散片、泡腾片、自乳化或自微乳化释药制剂、干凝胶等新剂型,还有滴丸、口腔用膜剂等.分散片(dispersibletablets)又称水分散片(waterdis-persibletablets),系指遇水迅速崩解形成均匀黏性混悬液的一种片剂.[1]分散片兼有片剂和液体制剂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不足.......
作者:韩越 刊期: 2006- 04
-
一贯煎的临床应用现状
一贯煎为中医名方,乃清代著名中医学家魏玉璜所创,首见于.该方由北沙参、麦门冬、干生地、当归、枸杞子和川楝子6味药组成,其组方严谨,配伍精当,临床上可用于肝阴亏虚所致的多种疾病.现就本方目前临床应用做一简要总结.......
作者:杨波;王征;章健 刊期: 2006- 04
-
脾阴虚证治举隅
明代大医家缪希雍在中认为,脾虚证当辨证施治,区分阴阳.他重点讨论了脾阴不足之证,用酸甘柔润之法补脾阴,治疗饮食不进、食不能消、腹胀、肢痿等脾阴虚见症,故缪氏的学说补充了李东恒对脾胃之阴论治的欠缺.此后纵览诸家医籍,论述脾阳虚者多,脾阴虚者少,使后学难以效仿,且脾阴虚证可以出现在多种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病理阶段,或为主证,或为兼证,或为气阴两虚,或与其他脏阴虚并存,导致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被忽略.......
作者:陈学忠;乔华;尹芳;王毅 刊期: 2006- 04
-
阴虚性肝胃不和证治雏议
肝胃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表现的证候,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群,其病因及辨证分型有多种,在此我们只讨论阴虚性肝胃不和的证治.......
作者:王东辉;付淑秀 刊期: 2006- 04
-
杂症治验4则
呃逆某男,40岁,2004年2月12日,因口腔溃疡服西地碘片2片,4h后出现呃逆,呃声频频,约15次/min.口服安定等方法治疗,效果不显.现呃逆2d,呃声高亢,昼夜不停,难以入睡,胸膈满闷,眠食欠佳,平日喜食酒、肉各约250g,便于,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膈肌痉挛,治以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作者:万成林;万红林 刊期: 2006- 04
-
论脾阴虚证治
迄今为止,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和在介绍脾脏生理、病理及证候时,均未述及脾阴虚证.可见脾阴虚证未被重视之一斑.中医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相对两方面,脾脏亦不例外.从临床实践看,脾阴虚证也颇为多见,按滋养脾阴论治常可获效.其实,对脾阴虚前贤早有论及.鉴于脾阴虚证治在中医教材等方面的缺如,笔者撷取古代著名医家有关脾阴虚论述,试就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病机、证候鉴别及治疗等予以概述,以期引起同道的重视.......
作者:陈承平 刊期: 2006- 04
-
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血证治验举隅
月经过多例1某女,36岁,2003年10月8日初诊.诉月经量多如冲,已历5载.色鲜红有血块,行经期6~8d.经来时少腹胀痛,乏力.多次妇检未发现妇科器质性疾病.西医服用激素治疗不见好转,服用中药益气摄血之剂,经量略减少,停药后月经量如前.就诊时经行1d,量多色红有血块,少腹胀痛,面色苍白,神疲纳呆,舌质暗红有瘀点,脉细涩,按之无力.......
作者:叶红娟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三仁汤治验3则
- 2 自拟消疣汤治疗扁平疣30例
- 3 背俞穴拔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
- 4 近十年有关卒中后抑郁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 5 风险管理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 6 分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75例
- 7 通络消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62例临床观察
- 8 三位立体整脊手法加电致孔透入给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 9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10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研究进展
- 11 安多霖对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 1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医药研究现状
- 13 王建民治疗便秘经验总结
- 14 三穴九针配合推拿扳法治疗肩周炎98例
- 15 尚志钧本草文献研究方法选介
- 16 自拟止泻散外敷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80例
- 17 仲景运用半夏治病的规律探析
- 18 加味保和汤治疗骨折迟缓愈合29例
- 19 糖尿病从脾虚痰瘀论治
- 20 某院2153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