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50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的面瘫患者,由于种种原因,经过了三月的恢复期治疗后,仍无法痊愈,也就是说进入了面瘫治疗的后遗症期,患者出现了眼睑上抬乏力,流泪,口角歪斜,或有倒错现象,给病人带来了不少的痛苦,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2005年起至今在临床运用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一总结如下.......
作者:邵霞萍 刊期: 2009- 02
-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
作者:陈心容 刊期: 2009- 02
-
新安医家辨治血证验案3则
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太过、久病或热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究其病机,有实证及虚证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实火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血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则治法各异,应注意辨明.......
作者:郜峦 刊期: 2009- 02
-
郑景岐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学术成就郑景岐(1918-1992年),男,安徽省歙县人,汉族.中医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首届中国中医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顾问,新安医学研究会顾问,国家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郑景岐出生于著名新安医学世家,是新安郑氏医学的13世传人.他幼承庭训,精研医典,继承家学,1942年悬壶梓里,从事中医喉科(咽喉口齿唇舌疾病)和内科疾病的诊疗.1962年调入安徽中医学院,创建中医喉科教......
作者:郑日新;周宿迪 刊期: 2009- 02
-
跟随汪从献老师学习经验总结
我师汪从献主任中医师,是阜阳市名中医,太和县政协副主席.从医40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知识渊博,学验俱丰,为人谦和,德高望重.擅长中医治疗内科杂症,尤其对肝病的治疗有很深的造诣,深受我市人民的爱戴.多年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因本人愚钝,不能全面理解老师的学术思想,做些粗浅小结,还望同行予以指正.......
作者:宋来成 刊期: 2009- 02
-
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介导缺血性中风及中医药对其影响的研究现状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有报道脑血管病是老年人三大主要死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病死率为15~25%[1].因此,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在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流行病学、预防及诊断等方面有了不少进展,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者:张银萍;刘蕊 刊期: 2009- 02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
中药注射剂是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中药新剂型,为中药在防治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受中药安全、注射剂起效快等观点的影响,国家药物政策向中药倾斜(如对中药品种的保护和全国中医院急诊必备药品的遴选),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日趋增多,与此同时,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其安全性问题引起药品监管部门和医药人员的重视.[1]......
作者:周光树;李贞 刊期: 2009- 02
-
HPLC法测定小柴胡软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柴胡软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超声法提取小柴胡软胶囊中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该方法线性方程为:A=205745X+841882,r=0.9999,线性范围2.26~144.48mg/L,重复性试验:RSD=1.51%(n=5),加样回收率为97.81%.结论:HPLC法可作为小柴胡软胶囊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该实验为该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郭庆冲;周宗辉;朱美玲 刊期: 2009- 02
-
石斛本草源流与混淆品种的辨别
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1500年以前的中就有记载.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的品种来源比较复杂且混淆品较多,试加辨析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宦春根 刊期: 2009- 02
-
《伤寒论》治胃脘痛方选析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原因有寒热虚实之分.它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十二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疾病所引起的胃脘疼痛.中医治疗胃脘痛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剂.所载不少方药治疗胃脘痛仍不失其临床效果.本人以伤寒论方治疗胃脘痛效果满意,现论述如下,以飧同道.......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统计分析
- 2 837例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分析
- 3 自制肾衰液直肠滴注治疗慢性肾衰竭31例临床观察
- 4 中医药联合手术治疗胆石症研究概况
- 5 竹塑夹板联合碳酸钙D3治疗女性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 6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 7 小金片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
- 8 《医方考》论痹痿病
- 9 自拟活源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 10 学思相济格致歧黄,求责觅真仁术惠民——名老中医胡国俊成才之路及治学思悟
- 11 胃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12 从阴虚血瘀痰湿论治精液不液化症
- 13 HPLC法测定复方益芪颗粒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 14 通下降气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 1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进展
- 17 中医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8 肾精不足证的中医药诊疗思路与方法
- 19 人工流产所致月经过少临床治疗体会
- 20 从《神灸经纶》探析古代灸后调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