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第8期文章
  • 自拟溃结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观察自拟溃结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予自拟溃结平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67例予水杨酸偶氮磺吡啶(柳氮磺胺嘧啶,SASP),发作期1.0g/次,1d4次;缓解期0.5g/次,1d3次.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也均较对照组缩短,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叶旭 刊期: 2011- 08

  • 天丁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丁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0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给予口服天丁颗粒,每次6.0g每日2次;对照组92例给予口服补脾益肠丸,每次6.0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82%,对照组有效率79.3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丁颗粒治疗......

    作者:郭卫;张亮;张唐颂;陈毓强 刊期: 2011- 08

  •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肝损伤(Diabeticliverdisease,DLD)是指糖尿病引起肝组织学和功能改变的病变[1].依据2007年发布的《中医糖尿病防治指南》以及《肝脏病学》的有关内容,结合临床,凡符合以下标准者定为糖尿病性肝损伤:①有糖尿病病史并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在糖尿病病程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出有肝功能损害、肝脏肿大中的一项或两项;③排除其他肝病如甲、乙、丙、丁等各型肝炎、酒精肝、肝占位病变、寄生......

    作者:刘丽丽;杨成 刊期: 2011- 08

  • SDF-1及受体CXCR4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概述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是趋化因子家族的新成员,与其特异性受体CX-C1R4广泛地表达于许多组织和器官.近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SDF-1/CXCR4水平下降,合并血管病变患者下降更明显.SDF-1/CXCR4水平下降则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数量下降,血管修复能力受损,......

    作者:朱晓津;方朝晖 刊期: 2011- 08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病因研究与治疗进展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又称阿弗他溃疡(RecurrentAphthousUlcer,RAU)[1]是以周期性复发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性损害,其中轻型溃疡约占80%[2].该病有自愈性,发作间期一般初发较长,此后逐渐缩短,因刺激影响语言、进食、心情,常给患者带来各种痛苦和不便,尤其对频繁发作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免疫功能异常、微循环障碍、营养因子缺乏、......

    作者:刘洪 刊期: 2011- 08

  • 银杏叶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与多种心脑血管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而糖耐量减退患者(IGT)与IR呈正相关,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有效地减轻或控制胰岛素抵抗.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Ginkgobiloba,Egb)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传统医学早已证实具有润肺、平喘、止咳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Egb含有银杏黄酮及银杏萜内酯类等等.已......

    作者:李明山 刊期: 2011- 08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道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性改变,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等病理变化,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痛、反酸、嗳气、恶心、腹胀等症状.从症状上看,RE属中医“吐酸”、“嘈杂”、“噎膈”、“胃痛”、“胃痞”、“胸痹”、“梅核气”、“胸痞”等范畴.近年来国内学者对RE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经方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均......

    作者:程晋松;王翼洲 刊期: 2011- 08

  • 胃镜在胃病辨证施治中的应用

    通过胃镜观察胃部黏膜、黏液色像和胃体活动征象,对中医望诊有一定的延伸和充实,在临床上对胃病的辨证施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人自1994年始,通过胃镜对胃的观察和临床实践,将胃病分为热证、寒证、瘀滞证、逆证和虚证.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其树 刊期: 2011- 08

  • 调畅气机法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gealrefluxdisease,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烧灼痛等症状.中医学虽然没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名,但对其常见的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烧灼痛等早有论述,因此,应属于中医学“嘈杂”、“吐酸”、“胃脘痛”、“心痛”、“反胃”、“痞证”、“噎膈”、“梅核气”等范畴.......

    作者:曹静;谢元元 刊期: 2011- 08

  • 针灸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探讨

    概述腹部手术病人,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等,术后胃肠功能都有一段暂时性麻痹状态,表现为胃肠蠕动减弱、消失而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虚、气滞,腹部手术会消耗人体元气引起气虚,气虚、气不运行则至气滞,加之手术可造成血脉瘀阻,血为气母,血不行则更加重气滞.且腹部有多条重要经络通过,手术或多或少会损伤经络,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损伤可出现局部气机运行不利,血行不畅、气血瘀......

    作者:王蔚琳 刊期: 201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