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年第8期文章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含量

    目的:探讨中药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及结果.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含量.制备对照品溶液和显色剂;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吸收度为纵坐标,对标准曲线进行绘制,得到浓度-吸光度关系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稳定性实验;分别提取并测定决明子中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总蒽醌类成分含量和结合葸醌类成分含量,并进行回收率实验.结果:标准曲线显示在0.871~25.941mg/L范围内,1,8......

    作者:王玉宝 刊期: 2013- 08

  • 李仁柱从血瘀论治糖尿病的经验

    李仁柱主任是蚌埠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特别对于消渴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从血瘀论治糖尿病,强调血瘀证贯穿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故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蔡嵩;徐智娟 刊期: 2013- 08

  • 黄明河辨治疑难病验案举隅

    黄明河,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深圳市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深圳市中医院原内科主任,从事内科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40余载,对内科疾病尤其是脾胃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倡导辨病与辨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的诊治方法.主编《常见消化病现代中西医诊疗》等著作5部,发表论文60余篇.现举其......

    作者:郭绍举;黄明河 刊期: 2013- 08

  • 中风耳穴诊断规律的临床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120例中风患者耳郭相应特定区域(枕、颞、额、皮质下、脑干)的病理表现,来探讨中风疾病在耳郭特定区域的变化规律,为丰富该疾病的耳郭望诊、指导临床治疗及对该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组120例,观察患者双侧耳郭相应特定区域的表现(变色、脱屑、折皱、凹陷等);对照组60人,其中30人为本院非中风病患者,30例为健康成年人,同样对其耳郭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阳性例数为107例,对照组......

    作者:刘礼梅;龙小娜;李学军 刊期: 2013- 08

  • 彩超对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

    对疑为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观察组患儿42例进行超声检查,随机抽取25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42例声像图均有患髋关节间隙增宽,其中38例关节囊外凸、前隐窝积液,对照组25例均未见髋关节间隙增宽,无前隐窝积液.......

    作者:李凤群;刘楫帆 刊期: 2013- 08

  • 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特征关系的探讨

    目的:观察胆石症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B超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例胆石症患者辨证分为气滞证、湿热证、热毒证3型,分别进行B超检测.结果:气滞证超声印象为轻度胆囊炎、胆囊结石;湿热证超声印象为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胆总管结石伴扩张;热毒证超声印象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多发结石.结论:中医辨证与B超特征相结合,为中西医诊断胆石症提供客观化思路.......

    作者:章晓平 刊期: 2013- 08

  • 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与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其进行中医辨证予以中医药及康复训练(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30例给予疏血通结合康复训练,2组康复训练均每日1次,共14d.结果:中医药结合及康复训练治疗后愈显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进行规范综合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庄捷;赵影 刊期: 2013- 08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4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15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57.1%,有效率为94.3%,对照组分别为35.7%、71.4%,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中风疗效显著.......

    作者:王增帅 刊期: 2013- 08

  • 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抑郁或焦虑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抑郁或焦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抑郁或焦虑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66......

    作者:李显雄;胡建芳;余志辉;毕小丽 刊期: 2013- 08

  • 十二味参芍益脑合剂治疗中风中脏腑恢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十二味参芍益脑合剂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9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00例,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十二味参芍益脑合剂,观察第7天和第14天时的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味参芍益脑合剂治疗中风中脏腑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苗木;刘迪;张艳娜;刘祥伟;王小慧;赵标 刊期: 201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