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年第11期文章
  • 赵立群应用二仙汤治疗老年阴阳两虚型胸痹经验

    二仙汤是张伯讷教授针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而研制的著名方剂,原方由仙茅、仙灵脾(淫羊藿)、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组成.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温补肾阳,知母、黄柏泻肾火而坚肾阴,当归补血和血.药虽六味,温补与寒泻同施,壮阳与滋阴并举,温而不燥,寒而不滞,共奏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滋肾阴、调理冲任、平衡阴阳之功效.......

    作者:陈岩岩;赵立群 刊期: 2015- 11

  • 郭恩绵应用三甲复脉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

    郭恩绵教授执医四十余年,辨证立法周谨,临床中不断探索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新思路.如《温病条辨》之三甲复脉汤(由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火麻仁、炙甘草、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组成),原方主治温病后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之候,郭老师颇喜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或伴高血压者,领异标新,对临床治疗大有裨益[1].......

    作者:徐婷婷;马晓燕 刊期: 2015- 11

  • 李艳治疗胃肠肿瘤经验

    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癌肿之一.中医药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较好的发挥了其整体观念及辨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着力提高免疫力,同时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病人的生存期[1].......

    作者:熊江华;黄育芳;张昭;李艳 刊期: 2015- 11

  • 结节性痒疹治验

    结节性痒疹(PN)又称疣状固定荨麻疹或结节性苔藓,为疣状结节性损害,分布于四肢,以小腿伸侧为多,常见于中年女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1],祖国医学认为,结节性痒疹为风湿热邪相搏,蕴结肌肤;或毒虫叮咬,毒汁内侵,湿邪风毒凝聚,经络组隔,气血凝滞,形成结节而作痒[2].......

    作者:孙欣 刊期: 2015- 11

  • 辨证论治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也称为内分泌突眼、Graves眼病(GO)等.发病呈双峰分布,即4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60岁左右为次高峰.多见于年轻妇女,男女比例大约为1:6,其中97%由Graves病导致[1-2].......

    作者:潘拓方 刊期: 2015- 11

  • 类风湿关节炎治验3则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根治这一疾病的方法.但中医中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作者:李安 刊期: 2015- 11

  •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股骨转子间骨折(IFF)又名粗隆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大小转子间部位的骨折;大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平均发生的年龄在55.5岁左右[1].由于人口老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日常生活中车辆骤增所引起车祸数量的增加等因素造成股骨转子间骨折逐年增加,并严重威胁老年生命健康.......

    作者:刘存欢;张建华 刊期: 2015- 11

  • 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踝关节骨折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骨折类型,其中约10%合并有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1],踝关节稳定性依赖于骨性结构和踝周韧带软组织完整,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导致下胫腓复合体不稳定,后期可诱发踝关节活动疼痛,功能受限等并发症.......

    作者:朱靖;江渟 刊期: 2015- 11

  • 中医外治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研究进展

    肛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25%[1],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因肛门具有排便这一特殊生理功能,肛瘘手术切口一般不予缝合,术后经络受损,湿热未尽,气滞血瘀,气血不能达腠理,创面失养,新肌难生,致使创面愈合时间长、患者切口疼痛、挂线紧缩胀痛等问题普遍存在.......

    作者:梅先水;王建民 刊期: 2015- 11

  • 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

    肿瘤相关性贫血(简称癌性贫血),是指肿瘤自身或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一类贫血,一般为轻、中度贫血,是肿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临床发病率在30%~90%,疾病进展期及放化疗时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结果.......

    作者:赵伟汀;张洁;周晋华 刊期: 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