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年第11期文章
  • 胃癌术后早期中药应用研究

    胃癌(GastricCancer)是指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即胃腺癌.属中医学的噎嗝、反胃、胃脘痛、积聚、伏梁等范畴.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消化道肿瘤的首位,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1.尽管手术根治性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多学科综合治疗仍是其主要治疗原则和策略.其中,中医中药术后早期应用,可以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早日恢复,并有助于营养状况的改善和免疫功能的提高,无论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还是胃癌......

    作者:彭辉;于庆生 刊期: 2016- 11

  • 肠道菌群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不完全统计,全球有约1.3亿人正遭受着哮喘的困扰.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哮喘发病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哮喘发病也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拥有更高的发病率,这些都表明环境因素在免疫耐受的形成和支气管哮喘发生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1].1989年,Strachan发现幼年时期经常感染的儿童......

    作者:宋鹏飞;尚莉丽 刊期: 2016- 11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危险因素及中医药防治

    现代生活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中国糖尿病协会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1],约占我国总人口7%,而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30%[2],DPN发生是一个隐匿、渐进的过程,早期不易被发现[3].早期表现主要为四肢远端的感觉异常、麻木,常有温度觉和痛觉的减退,随病情进展表现为持续性感觉缺失,如四肢出现手套、袜套样痛觉,后期可出现足部的感染和破溃,甚至发展为糖尿病......

    作者:刘妙珠;刘怀珍;张媛媛 刊期: 2016- 11

  • 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概况

    后循环缺血是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一种疾病川.随着科技进步和对后循环缺血研究的进一步加深,已经明确后循环缺血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和梗死两种.基于以上认识,目前已不再使用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概念,国际上也已用后循环缺血取代椎基底动脉缺血[2].眩晕是后循环缺血为主......

    作者:魏瑾;程红亮 刊期: 2016- 11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研究概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以慢性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本病的具体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1].治疗上,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存在副作用大、容易反复等缺点.一些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2]表明中医药治疗IBS-D具有明显的......

    作者:纪慧萍;查安生 刊期: 2016- 11

  • 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中医复发机制及治疗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属炎症性肠病(IBD)范畴.病变一般侵犯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可累及回肠末端及全结肠,呈弥漫性、持续性分布[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UC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难治性疾患[2].UC大的特点是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存在[3],但其复发机制西医尚无明确......

    作者:孟晓燕;查安生 刊期: 2016- 11

  • 针灸治疗癫痫的研究

    癫痫是一组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突然、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病,也是脑部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癫痫反复发作会进一步加重脑损伤,也常常使患者产生羞辱感,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由于传统抗癫痫西药有明显的副作用,而新型抗痫药价格昂贵,因此针灸治疗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愈来愈被患者所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很多中医学者运用针灸治疗癫痫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有的还从实验研究的角......

    作者:张艳;刘国成;石云;罗慧珊 刊期: 2016- 11

  • 隔姜灸源流考及其临床应用

    “灸”字早出现于《庄子》[1]“丘所为无病而自灸也.”汉代《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2].“灸法”出现在人类掌握运用火之后,远古时人类发现通过燃烧产生温热的刺激可以帮助减轻利器所致疼痛,同时可以祛除寒邪,促进身体健康.灸法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在间接灸中隔姜灸在现代运用广.“隔姜灸”,是隔物灸的一种,系采用2~3cm厚的姜片置于特定的治疗部位,其上点燃艾柱.通过温热的作用,透达到治疗部位,从......

    作者:李淑娟;陈铭;许金森 刊期: 2016- 11

  • 《验方新编》四神煎的古方新用

    四神煎首载于清·鲍相璈《验方新编·两膝疼痛》:“名鹤膝风……病在筋则伸不能屈,在骨则移动维艰.久则日粗日肿,大腿日细……四神煎:生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三两,石斛四两,用水十碗,煎二碗,再入金银花二两,煎一碗,一气服之.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被,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不论近久皆效”.该方深受后世医家的推崇而广泛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膝关节肿痛,膝关节结核等.今讨论关于四神煎在治......

    作者:艾小双;童中胜 刊期: 2016- 11

  • 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

    来源升降散原方早见于明·龚廷贤《万病回春》,经清代陈良佐更名为赔赈散,后经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二次更名为升降散,叶霖在增订张鹤腾《伤暑全书》时从杨栗山著作中引入此方.《伤寒温疫条辨》云:“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1].蒲辅周老先生曾......

    作者:亓淑杰;韩宁 刊期: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