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魏绍斌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病案举隅
魏绍斌主任医师师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首届名中医杨家林教授、主任医师,崇尚古籍,善用经方、名方和前辈成方,既集各家之长,又注重辨证施治,中西协同互补,笔者求学期间有幸师从魏老师,兹将老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增珍;莫冬梅;唐英 刊期: 2016- 09
-
李大剑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经验
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每次经行血量明显减少,不足30mL,甚或点滴即净;或指经行持续时间仅1~2d,经量较前明显减少者[1].中医称其为“经水少”“经水不利”“经水涩少”“经量过少”等.目前西医学将其作为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等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2],并未单列为疾病.但通过对近年来月经过少文献的报道进行统计后结果发现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且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3......
作者:尹华升;李大剑 刊期: 2016- 09
-
中药与西药合用的注意事项
目前,中药与西药合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有一项针对经常服用处方药成年人的调查,150万样本中有61.5%的人未告诉医生他们正在同时服用一种植物药或者大剂量维生素[2].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中西药联合使用也就备受国内外医药学者及患者的关注了.越来越多中西药联合用药的研究不断地被报道出来.中药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中发现[3],良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独服用多潘立酮或中药......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 09
-
温针灸和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概况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它是生物因素及机械性损伤造成关节软骨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1,以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我国人群中OA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该病的致残率可高达53%[2].而温针灸和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著,下面就目前的研究概况进行......
作者:安军伟;吴海波;张继伟;陈东煜 刊期: 2016- 09
-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的中西医研究简况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肾脏不仅具有调节水、盐代谢的功能,还具有内分泌的功能,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及维生素D的活化等.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了CKD-MBD的临床实践指南,包括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将以往的肾性骨营养不良和肾性骨病的范围扩大,统称为CKD-MBD[1];根据骨组......
作者:王余婷;曹媛茹;胡顺金 刊期: 2016- 09
-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研究现状
神经性耳鸣,又称感音性耳鸣,属于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通常能引起烦躁、焦虑和抑郁,影响工作和生活,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在临床上属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分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外因为风邪侵袭机体,壅遏清窍;内因多为惊恐、恼怒、肝胆火旺、风火上逆,使少阳经气闭阻,或因肾气亏虚,精血不能上达于耳,清窍失养而成.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性耳鸣的发生机制复杂,影响因素甚多,至今其病理改变尚缺乏共识.......
作者:杨正康;付奥杰;李应昆 刊期: 2016- 09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CHD)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所致的心脏疾病[1],简称冠心病.冠心病临床可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分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作者:刘利;姚淮芳 刊期: 2016- 09
-
中医药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后遗症研究概况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遗留病变,病情迁延导致[1],既往称为“慢性盆腔炎”[2],是适龄妇女常见的妇科慢性疾病[3],可造成输卵管阻塞,积水,盆腔粘连,输卵管卵巢囊肿,导致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症等[4].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名,《景岳全书·妇人归·癥瘕类》日:“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
作者:罗敏;刘春丽 刊期: 2016- 09
-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经行头痛临床进展
经行头痛属月经前后诸证范畴,是指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古籍文献对经行头痛的论述不多,仅在《张氏医通·卷十》中记载:“经行辄头痛”.现将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经行头痛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吴俊;李伟莉 刊期: 2016- 09
-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
吴茱萸汤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本方在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三篇中均有载录,其中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方药组成为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六两.温中补虚,降逆散寒;主治阳明、少阴、厥阴三经的虚寒证.......
作者:王洪杰;吕冠华 刊期: 2016- 09
动态资讯
- 1 中药联合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损伤
- 2 2型糖尿病强化饮食调护60例临床观察
- 3 生肌散促进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愈合临床观察
- 4 中药与西药合用的注意事项
- 5 李世杰运用桑螵蛸散治疗小便频数经验
- 6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临床观察
- 7 针灸治疗视神经脊髓炎2例
- 8 中医辨证论治癌痛54例
- 9 芪归益气养血合剂治疗脑卒中慢性期108例临床观察
- 10 复方四黄液联合VSD对家兔股骨感染缺损性创面修复及IL-6、TNF-α表达的影响
- 11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概况
- 12 月经性气胸6例治疗体会
- 13 骶管注射结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疗效观察
- 14 中药分期分型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66例
- 15 益气活血化痰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葡萄糖转运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 16 周维顺中医辨证治疗癌痛经验
- 17 李敬林药穴治疗失眠临床经验
- 18 自拟液化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130例
- 19 不同时间和频次的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151例
- 20 清热解毒利湿方足疗对糖尿病足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