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刘焯治疗小儿多发抽动症典型案例分析
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是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以突然的、简短的、反复的、非节律的刻板动作或发声,甚至秽语、攻击行为、自残等为主要特征,并常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学习障碍等共患疾病[1].目前西医治疗多用氟哌啶醇,氟哌啶醇是一种高效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而发挥作用,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主要包括嗜睡、惊跳、呆滞、呼吸......
作者:李赟;龙旭浩 刊期: 2017- 08
-
盛仲灵老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经验拾零
盛仲灵,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近60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盛主任临床擅长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各种皮肤病,如结节性痒疹、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等疗效确切.结节性痒疹病情顽固、瘙痒难忍、容易复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疑难病症.笔者有幸成为盛主任弟子,跟师多年,对盛主任诊治结节性痒疹的经验体会颇深.......
作者:孙洪波;张虹亚;李子依;曹宇 刊期: 2017- 08
-
曹恩泽治疗慢性肾炎经验感悟
曹恩泽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首届名中医,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尤其对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其它肾脏病变有丰富的治疗经验.2014年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省名中医学术继承工作,经遴选我有幸成曹恩泽教授学术继承人,得曹老精心......
作者:王景峰 刊期: 2017- 08
-
刘爱民运用温经汤加减联合中药泡洗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经验举隅
掌跖角化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多表现为手掌中部、指掌侧、足跖处皮损干燥、肥厚,角质增生,常伴有皲裂、剧烈瘙痒、疼痛等症状[1].该病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2].导师刘爱民教授从六经辨证及八纲辨证切入,认为本病病机在于阳虚血弱、厥阴虚寒,治以温经散寒、养血通络为本,随证加减,配合中药外洗疗效良好.现列病例三则,以飧同道.......
作者:郭雪枫 刊期: 2017- 08
-
从肝脾肾论治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眩指目眩或眼前发黑,晕是头晕或感觉自己或外部转动,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称之为“眩晕”[1].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也可发于青年人,常易频繁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或演变为中风、晕厥或昏迷,甚而危及生命.发病于肝肾亏虚,以风、火、痰、瘀为特征.病因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久病体虚、年迈肾虚、跌扑闪挫等多种因素.我们以肝脾肾为切人点对眩晕辨证论治进行讨论.......
作者:孙婷婷;王恩龙 刊期: 2017- 08
-
右归丸治疗男科疾病探析
右归丸在男科应用广泛,其具有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之作用,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代表方.本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在治疗男科多种疾病中疗效确切,临证之时,谨守病机,机法圆通,随症加减,放心用之,效如桴鼓.1方剂源流右归丸首见于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药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组成.本方出自《景岳全书》,原文载“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
作者:孙自学;赵帅鹏;张珈铭;祝莉;李鹏超 刊期: 2017- 08
-
知柏地黄丸合金锁固精丸加减治疗男科疾病举隅
知柏地黄丸出自《医宗金鉴》,是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来.六味地黄丸为滋补肝肾之名方,全方三补三泻,以滋肾阴为主,并补肝脾肾三脏之阴,补中寓泄,以泄助补,以滋补乙癸之源,若佐以知母清虚热,黄柏泄虚火,则可使其在滋肾阴的基础上增加降火之功.此方乃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之要方,辨证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为要点.临床运用表明,用其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女童性早熟......
作者:赵文;李鹏超;张琦;马慧杰 刊期: 2017- 08
-
针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影响研究概述
急性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类型的60%~80%,其发病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给患者的家庭生活及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其临床诊治重在早期诊断、治疗、康复及预防再发…,其中急性期是神经功能康复非常重要的时期,急性期的有效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对病人以后后的恢复具有重要影响.1977年Abtrup等[2]提出脑缺血半暗带(ischemicpenumbra,IP)的定义,即......
作者:李耀文;韩为 刊期: 2017- 08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治疗现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由西医首先提出,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程度将其分为临床甲减以及亚临床甲减,认为其病因主要有:①自身免疫损伤;②甲状腺破坏;③碘过量;④抗甲状腺药物.其症状主要为易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便秘等.体检可见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和手皮肤水肿等.目前西医主要以左旋甲状腺素终身替代治疗,虽然能在化验指标上改善,但在......
作者:刘继虹;孙龙;潘立民 刊期: 2017- 08
-
中西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常发生于中风后1~3个月,但也可能发病数月后才出现,发生率12.5%~70%[1].临床表现为节段性疼痛、手部水肿、血管运动障碍、关节活动受限及活动后症状及体征加重.本病临床分为Ⅲ期,严重可致活动受限,手指屈曲挛缩,蜡样营养不良样皮肤改变,骨......
作者:梁月光;孙善斌 刊期: 2017- 08
动态资讯
- 1 新安医学家徐春圃(一)
- 2 辨证治疗雷诺氏综合征60例
- 3 食管癌中医药治疗临床进展
- 4 中药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返流性食管炎36例
- 5 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分析
- 7 双柏散外敷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 8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观察
- 9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影响
- 10 贾跃进活用加减香砂六君子经验
- 11 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评价针刺治疗抑郁相关睡眠障碍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
- 12 自拟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3例
- 13 中医药干预血压变异性研究
- 14 2005-2014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文献计量分析
- 15 张德忠运用麻杏石甘汤的经验举隅
- 16 痔瘘洗剂坐浴治疗痔急性发作150例临床观察
- 17 黄连解毒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研究
- 18 《神农本草经》布局妙义
- 19 奋进中的芜湖市中医医院
- 20 大黄牡丹汤痔科应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