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睡眠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入院24h及入院1周的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入院1周的治疗依从性.结果:2组患者人院24......
作者:徐慧;武娜 刊期: 2013- 03
-
神经康复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气管切开是抢救生命的有效手段之一,目的在于保证呼吸道通畅,进行气体交换,但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并非所患同种疾病,预后结果也不一样.科学规范地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气管切开护理气管切开病人极易引起呼吸道感染,造成感染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①病情危重,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②气道湿化用药不规范;③吸痰不及时或不彻底;④各种接触物品和空气污染等.[1]因此,在我们的护理操作中......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3- 03
-
眩晕的诊治及常见临床误区探析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临床上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对此认识不足,诊断思路欠佳.仔细询问病史、完整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大多可明确诊断.该文就眩晕的诊断和容易被医生忽视的一些问题做一总结.......
作者:王艳;谢道俊 刊期: 2013- 03
-
中医脑病的历史源流与传承发展
该文重点阐述了中医学与脑病学的起源与传承发展,中医学与脑病学的奠基之作与名家鼻祖,中医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哲学理论对脑病临床实践研究的指导作用.其目的是在认真学习总结先贤学术基础上,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脑病事业.......
作者:鲍远程 刊期: 2013- 03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24例.2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川芎嗪16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治疗组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1次/d治疗,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2次/d.2组疗程均为14d.对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
作者:葛青;陈怀珍;徐国存;鲍远程 刊期: 2013- 03
-
以祛风胜湿法拟方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祛风胜湿法拟方治疗颈源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将颈源性眩晕病人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脑力隆早晚口服加丁咯地尔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具有祛风胜湿作用的汤药,7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眩晕积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祛风胜湿法治疗颈性眩晕症有明显的......
作者:彭根兴;唐世忠 刊期: 2013- 03
-
盐酸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观察组使用川芎嗪与长春西汀,对照组使用长春西汀进行治疗,疗程14d,对2组临床疗效包括患者症状、体征及脑彩超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96.2%,对照组有效率达70.8%,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作者:李亚军;曹士健;刘妮;张波 刊期: 2013- 03
-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针法和常规药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影响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3月收治7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通督调神针刺组(35例)和口服西药对照组(37例)进行对照观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应用改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有效率的评估.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4......
作者:程红亮;胡培佳;张闻东;李飞;陈幸生;周婷;卫星 刊期: 2013- 03
-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评价通督调神针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的影响.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对照组28例用尼莫地平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①有效率治疗组92.86%、对照组71.4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作者:张闻东;颜小飞 刊期: 2013- 03
-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cell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ilson'sdisease,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也是发病率较高的少数几种可治性遗传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体内铜代谢障碍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肾及角膜大量沉着,造成沉积部位产生程度不等的功能与结构损害,临床表现为震颤、肌张力障碍、精神障碍、肝脾肿大、腹水等.如果能......
作者:汪刘根;蔡永亮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
- 1 急性脑出血应用醒脑静治疗临床观察
- 2 李胜涛运用络病理论治疗老年性眩晕经验撷萃
- 3 藿香正气水温水泡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
- 4 隔药灸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的影响
- 5 注射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茎突骨折并发腕尺管综合征36例
- 7 姜黄素纳米脂质载体乳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 8 辨证论治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 9 化痰通瘀解毒方对S180小鼠移植瘤MVD及VEGF表达的影响
- 10 自拟安神解郁汤治疗亚健康人群失眠临床观察
- 11 愈消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 12 中医心理结构——神魂魄
- 13 天花粉与狼毒的鉴别
- 14 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与路径
- 15 芪附强心颗粒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20例疗效观察
- 16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肢体麻木体会
- 17 苁蓉通便汤治疗阳虚便秘临床观察
- 18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0例临床观察
- 19 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 20 于功浩从郁证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