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王键辨治眩晕临证经验
王键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新安王氏医家第六代传人,从医30余载,笔者有幸在王氏内科流派工作室随师临诊数载,受益匪浅,兹引王师治疗眩晕病案数则,探讨其临证经验.案1瘀血阻窍型某女,60岁.2009年12月5日初诊.原有美尼尔氏综合征,颈椎病,背肌筋膜炎等病史,患者曾在针灸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症状稍见改善.刻诊:头目眩晕,两目作胀,自觉胸闷,颈项作僵,左右转侧受碍,夜寐欠酣易醒,大便偏干......
作者:朱婷婷 刊期: 2014- 11
-
朱致纯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总结
朱致纯先生为全国首批及第五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1937年至今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研工作,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介绍如下.中风多与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疾病相近,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主要以神志、认知功能障碍、肢体、语言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为主.不论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多会留下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症状,这就是......
作者:黄宏烨;陈海燕 刊期: 2014- 11
-
鲍远程治疗情志病经验
心理社会因素和情绪紧张刺激对人的精神和躯体健康影响越来越强烈,国内外与心理、环境相关的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已跃居前列,综合性三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亦多见精神情绪心理障碍患者.鲍远程教授是安徽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鲍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采用中医为主的方法治疗众多情志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幸跟师学习,传授点拨,本人受益匪浅,有所心得.现将鲍师对情......
作者:汪瀚 刊期: 2014- 11
-
鲍远程治疗睑废临床经验
病因病机睑废,是指上睑下垂的一类病证,又称上胞下垂,睢目,睑废,眼睑垂缓.本病属胞睑疾病,当胞筋不养,胞络受阻,气血瘀滞,精气不能上承于胞睑,皆可发为本病.睑废临床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先天性,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另一类属后天性,多与神经源性、肌源性、外伤性及机械性有关.......
作者:张娟;鲍婷婷;周涛 刊期: 2014- 11
-
何镔诊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致的基底系统供血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占中老年人各种眩晕的60%以上[1],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上盛下虚,虚多实少,虚实错杂,在急性发作期主要以风、火、痰、瘀为患,缓解期以肝肾气血亏虚为主,虚证表现居多[2],实证多由风、寒、痰、湿、瘀等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形......
作者:孙国余;戴书陈;张贵荣;程继明;曹正龙;潘军 刊期: 2014- 11
-
活血化瘀法论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理上以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为其病理特征[1].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明显,其发病率明显,据统计我国年龄>65岁人群,发病率为1.7%,全国将近有170万帕金森病患者[2].......
作者:江海林;杨文明;高志群;汪瀚 刊期: 2014- 11
-
肝豆状核变性情感障碍探析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1].目前WD患者的情感障碍越来越普遍,尤其是WD患者后期,其社会参与度逐渐下降,直接或间接导致WD患者病情的加重,有的甚至出现自杀或杀人倾向[2].情......
作者:周涛;谢道俊;鲍婷婷;张娟 刊期: 2014- 11
-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中虫类药的应用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disease,CVD)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CVD的常见类型,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约占全部CVD的7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人口......
作者:谢文婷;杨文明;董婷 刊期: 2014- 11
-
穴位封闭联合整体护理对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穴位封闭联合整体护理对肛肠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肛肠病手术住院患者7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封闭及围术期整体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心理生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39例,无尿潴留37例,尿潴留2例,有效率94.87%;对照组39例,无尿潴留34例,尿潴留5例,有效率为87.18%,治疗组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范莉;马春耕 刊期: 2014- 11
-
延续性护理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相同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出院后,观察组实施半年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不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差别.结果:出院时2组服药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半年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作者:胡丽萍;刘荣芝;吴雪兰;蒋媛媛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张书信治疗中老年慢性便秘经验浅述
- 2 半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 3 季德胜蛇药联合五味消毒饮治疗蝮蛇咬伤46例
- 4 中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概况
- 5 软肝抗纤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
- 6 中药外敷对痛风性关节炎治护作用的观察
- 7 糖尿病肾病中医研究现状
- 8 糖尿病论治探索
- 9 基于现代文献青少年近视针刺选穴规律研究
- 10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106例
- 11 四物汤化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 12 浅谈流派传承在中医妇科发展中的意义
- 13 白及蒲黄散随证加减治疗肺系咯血36例
- 14 理论作指导实践出真知
- 15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儿童环枢椎半脱位36例
- 16 浅述《伤寒论》温阳法的应用
- 17 EHF辐照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18 疏肝健脾为法自拟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 19 疫苗临床试验现场的质量控制
- 20 赵坤辨治儿童难治性大叶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