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豆状核变性所致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
某男,23岁,未婚,汉族,因“腹部胀大7年余、呕血、黑便3月”于2014年4年4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7月在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出现腹胀,在当地医院按“胃病”进行治疗,效果差.2007年12月3日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肝硬化、腹水、脾大、左侧胸水,眼科检查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明显降低,考虑为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予以保肝、利尿等治疗,症状减轻.后病情反复,先后在河南及北京等......
作者:何望生;杨文明 刊期: 2014- 11
-
《伤寒杂病论》相关脑病证候与经方应用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概述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医一直伴随文明的发展不断进步,然《黄帝内经》的问世,中医理论达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高度,它的核心理论思想一直被古代乃至现代中医临床运用,甚至奉为金科玉律.但《黄帝内经》所载成方仅13方,数量太少,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百家之长,将中医方剂学做了总结和归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对成方的临床运用准则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
作者:鲍远程 刊期: 2014- 11
-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温病论治探析
庞安时(公元1042~1099年),字安常,宋代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麻桥)人,宋代著名医家.庞氏世代业医,精通医学.文献记载其著述有《伤寒总病论》、《难经辨》、《本草补遗》、《主对集》、《验方集》、《家藏秘宝方》等,除《伤寒总病论》外,其他书籍均已散佚.《伤寒总病论》是庞氏的代表著作,是其历时三十余年潜心钻研的医学成果.全书共六卷:前三卷论述伤寒类六经病证;后三卷主要论述暑病、时行、寒疫、斑痘、......
作者:毕岩;岳冬辉;张瑞彬 刊期: 2014- 11
-
肝豆扶木汤治疗Wilson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治疗Wilson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均符合肝豆状核变性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DFMT组)40例,对照组(护肝片组)36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肝豆扶木汤,对照组加用护肝片;结果:治疗后GDFMT组40例病人均完成整个试验疗程,护肝片组有1例脱落.GDFMT组治疗WD肝纤维化的临床有效率达7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
作者:杨文明;方芳;汪美霞;汪瀚;董婷 刊期: 2014- 11
-
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1例WD患者随机分为2组,WD组29例,健康对照组32例,均给予规定的低铜饮食,均予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按照20mg/kg·d的标准加入5%葡萄糖500mL中,每天1次,6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休息2d;共计6个疗程.健康对照组同时加用肝豆灵片,每次6~8片,每天3次;共计6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WD患者血清IL-......
作者:朱虹;蔡永亮 刊期: 2014- 11
-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28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长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合并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首次入院未经正规除铜治疗的21例HLD患者分别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疗后3年癫痫控制情况观察,并行尿铜,肝功能检查.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后3年,患者癫痫症状完全控制,尿铜、肝功能等指标改善.结论:长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很好的控制HLD患者的癫痫症状,坚持长期正规治疗......
作者:方向;金珊;鲍远程;陈怀珍 刊期: 2014- 11
-
穴位艾灸对肝豆状核变性伴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艾灸对WD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升白作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肝豆状核变性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各36例,艾灸组选取气海、关元、足三里(双侧)为主穴,根据临床证型选配大椎、膈俞、脾俞或者三阴交等辅穴,进行艾灸治疗,对照组遵医嘱应用常规升白细胞的中西医药物,疗程14d,14d后观察白细胞变化情况进行疗程观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白细胞都较前升高,艾......
作者:刘从秀;王艳;陈琴;吴丽娟 刊期: 2014- 11
-
保健灸法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CD62P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健灸法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CD62P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保健灸组和药物组,每组8只.采用脂肪乳灌胃法造模.保健灸组:选取足三里穴、丰隆穴,温和灸;药物组:肠溶阿司匹林,每天灌胃1次;模型对照组:每天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4周.治疗结束,采血检测TC、TG、HDL-C、LDL-C、血流变及血小板CD62P各指标.结果:高脂血症大鼠治疗后,......
作者:伍秀梅;王频;张闻东 刊期: 2014- 11
-
保健灸法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t-PA、PAI-1的影响
目的:观察保健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血脂成分及t-PA、PAI-1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正常喂养,其余30只作为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灌胃,造模成功后,把大鼠随机分为3组.保健灸组:选取穴位后三里、丰隆,温和灸;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溶于蒸馏水中,每日灌胃1次;高脂对照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30d后,采血检测TC、TG、LDL-C、HDL-......
作者:王丹丹;王频;张闻东 刊期: 2014- 11
-
接骨续筋口服液对家兔骨折愈合中血清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口服液主要成分对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血清TNF-α的影响.方法:80只家兔按照实验要求的不同安排分组,随机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60只按照口服药物与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接骨续筋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云南白药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2只.余8只预留意外死亡.结果:在骨折术后愈合中术后1W,2W,4W接骨续筋口服液高剂量组血清TNF-α明显低于其余各组.结论:接骨续筋口服液原药成分在骨......
作者:胡谷丰;刘安平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婴儿健脾颗粒配合新博林治疗小儿腹泻病140例观察
- 2 养心汤及养心颗粒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 3 补中益气汤治疗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新临床研究浅析
- 4 桂枝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烘热症40例
- 5 急诊科护士职业损伤及防护探讨
- 6 加载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7 中医药治疗不孕症体会
-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9 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64例
- 10 川芎注射液并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心综合征临床观察
- 11 中药预防流感与黏膜免疫相关性研究
- 12 《中医学》教学改革思路初探
- 13 王士荣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14 新安医家运用气血理论诊疗中风思路探析
- 15 自拟方从肝论治外感后久咳75例
- 16 喻怀斌临床应用逍遥散验案举隅
- 17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18 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策略探讨
- 19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 20 整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