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帕金森病中医研究概况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以运动迟缓、肌肉僵直、震颤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病因不明确,但现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为主要学说.该病无根治性治疗方案,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同时也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压力.西医临床上主要以“多巴胺替代疗法”治疗该病,但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会出现多种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如恶心、失眠、烦躁......
作者:孙小勇;徐大兵;王训 刊期: 2016- 05
-
针灸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疗效影响因素探讨
随着医疗环境和设施逐步完善,全球老年人平均年龄呈现逐年延长的趋势,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MCI)这种老年性慢性病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国外调查提示MCI的发病率占全球总人口9.9%[1],而中国老年人MCI流行率是12.7%[2].Ritchie等[3]认为MCI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转化率随着年限的延长而增大,这些数据不......
作者:杨雪艳;王永霞;刘畅;刘群;张虹 刊期: 2016- 05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现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当前已成为了骨伤科的常见疾病[1],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的“腰痛”“痹证”范畴,其病因,多为内有亏虚,外受伤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等,病机多见气滞血瘀、风寒痹阻、湿热痹阻、肝肾亏虚等[2].一般认为由于患者素体肝肾亏虚,筋脉不能濡养,不荣则痛所致;或者因为患者生活中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跌扑损伤致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3].其发病机理与经络、气血、脏腑变化具有密切关联性.对本病的认......
作者:史国振;周章武 刊期: 2016- 05
-
电针胃俞募穴对胃扩张模型大鼠DVC内c-fos的表达状态和影响胃内压的相关因素
目的:研究胃扩张模型大鼠胃内压对电针刺激胃俞募穴的敏感性以及相应中枢作用机制的探讨.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模型组、中脘组、胃俞组和中脘+胃俞组,每组8只.采用在大鼠胃内安置自制球囊的方法记录大鼠胃内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中DVC区c-fos的表达过程及阶段变化.结果记录:a.胃内压与之前比较:经电针刺激的各模型大鼠胃内压均较之前提高(P<0.01);经电针刺激......
作者:黄顺;申国明;黄学勇;王浩 刊期: 2016- 05
-
基于针灸古典医籍中“合治内府”理论探讨麦粒灸对脾虚泄泻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针灸古典医籍中“合治内府”的理论,研究麦粒灸对脾虚泄泻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方法:32只wister大鼠采用番泻叶造模的方法建立大鼠脾虚泄泻的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上巨虚组用麦粒灸灸大鼠的上巨虚穴,大肠俞组用麦粒灸灸大鼠大肠俞穴.连续治疗15d后,予以D-木糖灌胃,测量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结果:大鼠血清......
作者:罗明;冯麟;田鹏;李直兵;赵勉慧;左娇艳 刊期: 2016- 05
-
新安医家辨治鼻渊的特色探析
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头晕胀闷,鼻道有脓等为主要表现的鼻部疾病,亦称之为“脑漏”“脑砂”“脑崩”“脑渊”等,与现代医学中的鼻窦炎类似,是鼻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的记载,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实践与研究,中医学关于鼻渊的理论逐渐完善,新安医家对此也作出重要的贡献,并有独特而精当的见解,现归纳如下.......
作者:洪珂;汪翰英;郑日新 刊期: 2016- 05
-
新安医家运用气血理论诊疗中风思路探析
新安医家对中风的诊疗卓有见解,其中运用气血理论诊疗中风也颇具特色.汪机主张气虚不能生血;孙一奎倡导“养血祛风、顺气化痰”;程钟龄主“气、血、痰、郁”论治;汪昂认为“真气先虚,外邪乘之”;吴崑提出“把握气机,去瘀生新”.诸家理论虽有不同,却又重视气血,对中风的临床诊疗思路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张阳;丁涛;朱炳方;李明月;刘静 刊期: 2016- 05
-
《神农本草经》布局妙义
目的:探寻《神农本草经》的特色布局.方法:结合《辅行诀》的五脏补欲及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则与《河图》之数理,对《神农本草经》药物气味进行简单的五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药物之气在五行中属“土(平)”136种,属“水(寒)”126种,属“木(温)”100种,属“火(热)”1种,属“金(凉)”为0;同样,味属“水(苦)”130种,属“木(酸)”98种,属“土(甘)”84种,属“火(咸)”36种,属“金......
作者:吴伟洁;骆降喜;张玲;黄阎妹;于兰;王敏;张晓溪;赵海潞 刊期: 2016- 05
-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之理法探讨
中医认为生命的关键在于平衡.然而,现代文明的人类,却处在一个极不平衡的环境中,生态的破坏、生活的恶习、社会的压力等诸多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使得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养生话题也日益热议,全民养生的浪潮已经掀起.四季之中,冬季是补养的佳季节.故笔者从中医角度,结合后代医家的认识浅谈冬季养生.......
作者:栾海蓉;孟令军 刊期: 2016- 05
-
《内经》“和”思想的医学价值和意义
“和”初之义指音律,《尚书·舜典》记载:“律和声”,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术的发展,和由“音声相和”(《道德经》)逐步向协调之义转化,即《易经·乾卦第一》所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老子·四十二章》亦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健康无病的基本标准是“和”,包括“气血和”、“志意和”、“寒温和”,即健康的基本标准是气血运行和畅、精神活动协......
作者:陆瑶瑶;姚舒雅;吴元洁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李遇春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病经验
- 2 鹅绒藤属常用中药分布特点探讨
- 3 胃肠安丸治疗功能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
- 4 偏头痛辨证施治之我见
- 5 近5年针灸治疗老年失眠研究进展
- 6 补中益气汤加味配合探吐法治疗产后尿潴留47例
- 7 耳穴埋豆对前列腺增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 8 涤痰汤对急性脑梗死胰岛素抵抗干预作用临床分析
- 9 补脾益肾升血方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 10 改良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56例
- 11 化痰消栓方及其衍化方剂辨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研究
- 12 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 13 不同体质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14 中医健脾单元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 15 浅谈通腑法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 16 尺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临床研究
- 17 《伤寒论》中“烦”症浅析
- 18 周志杰腹四针配合温针灸治疗五更泻经验
- 19 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 自制消渴颗粒剂配合糖尿病治疗仪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