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1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268/R
邮发代号: 26-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134
- 国内刊号:34-12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浅议缪剌法适应症及其运用
缪刺法是源自内经的一种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针刺方法,疗效确切,然而临床上却未得到普及.关于缪刺的理论与运用,《黄帝内经》中设有专论加以描述,然其成书年代久远,篇中亦不乏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现基于《内经》中缪刺相关的原文结合笔者的浅薄体会略述于此,以期共勉.......
作者:郭玉敏;吴生兵;周美启 刊期: 2016- 05
-
《内经》“平人”特征的探讨
健康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内核之一,中医学强调“以常衡变”,临证须当先识其常,而后方能达其变.因此,正确理解人体健康的内涵,不仅有助于辨别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提高临证诊断水平,而且对于养生、预防和治疗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何林熹;魏琴;杨翠花;乔玲;成词松 刊期: 2016- 05
-
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方法: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20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腰扭伤的诊断,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均使用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联合小针刀治疗.结果:2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欢;王堂虎;王冲;王维娜;从庆武;徐文联 刊期: 2016- 05
-
中药封包联合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联合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局部痛点注射疗法,治疗组患者腰背部痛区外敷中药封包,对照组患者腰背部痛区普通热敷,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8.8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具......
作者:田忠;刘志军;刘勇;孙锋 刊期: 2016- 05
-
桃红四物汤在逆行指动脉皮瓣术后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指动脉岛状皮瓣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对比研究,将60例指固有动脉皮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桃红四物汤组)和对照组(西药组),7d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2组在皮瓣存活率、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组在皮瓣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凝血指标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桃红四物汤代替常规西药治疗逆行指动脉皮瓣术后患者,未降低......
作者:曾荣铭;王道明;柯建华;林乐发;叶永同 刊期: 2016- 05
-
舒筋活血祛痛膏联合萘丁美酮治疗致密性髂骨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内制剂舒筋活血祛痛膏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萘丁美酮治疗致密性髂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致密性髂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外用舒筋活血祛痛膏及口服萘丁美酮胶囊,对照组仅服用萘丁美酮胶囊,2周为1个疗程.运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于治疗前及治疗7d、14d及停药后2周观察评定病人疼痛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VAS评......
作者:黄勇;周英杰;杨晓姣;茅义鹏 刊期: 2016- 05
-
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即刻效应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对于骶髂关节错缝所致的疼痛及髋关节内、外旋角度改变的即刻疗效.方法:将60例骶髂关节错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比2组即刻镇痛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即刻疼痛均减轻(P<0.05);治疗组髋关节内、外旋角度变化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3%......
作者:陆永雷;陈朝晖;程露露;张文娣 刊期: 2016- 05
-
骨炎膏外敷对髋部骨折局限性小腿肿胀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炎膏外敷对髋部骨折局限性小腿肿胀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髋部骨折并发局限性小腿肿胀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抬高患肢、功能锻炼及消肿、抗渗出的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骨炎膏外敷,每日测量2组患者健、患肢体的踝上10cm、髌骨下缘下10cm周径的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骨炎膏外敷具有活血行气、利水消......
作者:王桂芝;高耐利;孙墨渊;徐艳花 刊期: 2016- 05
-
从现代基础与临床研究探讨五苓散应用于创伤性脑水肿
脑水肿是脑对各种致病因素(如创伤、感染、缺氧、肿瘤等)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属继发性病理过程,并非独立的疾病.它是临床患者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神经内外科医师经常面对的问题,研究地位尤其重要.......
作者:马占峰;荔志云 刊期: 2016- 05
-
内热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可行性及机制探讨
中风后肩痛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出现于中风后的1~3个月左右,据统计中风偏瘫患者肩痛发生率约为21%~72%[1],该病不仅给中风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疼痛,造成患者身体及心理上的负担,重要的是,它影响偏瘫侧上肢功能的锻炼及恢复,是中风后偏瘫侧上肢致残的重要原因[2],深入研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国内外对中风后肩痛发病机制以及内热针疗法治疗机制的相关研究论文,我们认为采用内热针......
作者:段轶轩;张照庆;尹晶;夏杨;居诗如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针灸督脉经穴对脑缺血神经再生抑制因子MAG和OMgp蛋白表达的影响
- 2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 3 Zz型肛肠治疗仪加侧切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 4 祛湿泄热消痹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 5 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方法治疗训练伤致爆震性耳聋临床观察
- 6 中医辨证为主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120例
- 7 中药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治疗作用的研究
- 8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观察
- 9 以黄芪为参照新风胶囊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 10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青年习惯性便秘83例
- 11 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0例
- 12 小儿积滞中医药研究概况
- 13 胰岛素联合氟哌酸及中药外敷治护糖尿病合并Ⅱ、Ⅲ期压疮体会
- 14 参麦注射液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作用
- 15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调摄
- 16 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内服联合外敷治疗临床研究
- 17 双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 18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进展
- 19 胸壁宿伤的辨证分型与手法治疗
- 20 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评价